《三国演义》歇后语集锦
一、性格特点相关
诸葛亮:才智谋略过人,注重招揽人才,知人善用,从谏如流,忍辱负重,能屈能伸,胸怀宽广。
刘备:以仁德闻名,善于笼络人心,坚韧不拔,为成就大业不懈努力。
徐庶:才华出众,虽被曹操骗至曹营,但始终坚守对刘备的忠诚。
周瑜:才华横溢,但性格略显狭隘,善使计谋,却常因嫉妒而犯错。
关羽:忠义双全,勇猛无畏,重情重义,但其脾气暴躁,有时也会因冲动而犯错。
二、经典歇后语
张飞扔鸡毛——有劲难使:形象地描绘了张飞脾气暴躁,力气虽大却难以控制情绪的特点。
诸葛亮弹琴——计上心来:生动地展现了诸葛亮在用计谋时的从容和机智。
刘备摔阿斗——收买人心:体现了刘备善于笼络人心的手段。
关公走麦城——死到临头:形象地刻画了关公陷入绝境的悲惨境地。
赵子龙上阵——百战百胜:彰显了赵子龙的勇猛和卓越的战斗能力。
曹操下江南——来得凶,败得惨:借古喻今,描绘了曹操南征时的气势以及最终的惨败。
徐庶进曹营——一言不发:突出了徐庶在曹营中的无奈和忠诚。
周瑜打黄盖——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:形容两人之间的默契和为达到目的而甘愿付出的精神。
关公面前耍大刀——自不量力:比喻在能人面前卖弄本领,自取其辱。
张飞当县官——能文能武:体现了张飞的多面性,既有勇猛的一面,也有一定的文治才能。
三、其他相关内容
《西游记》,长篇神话小说,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、最受喜爱的小说。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,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天取经的事件,《大唐西域记》和《大唐慈恩寺法师传》对此事有详细记载。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,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。
《水浒传》中唯一以农家子弟身份入伙的好汉是九尾龟陶宗旺。
《西游记》全书共 100 回,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。
四、故事相关歇后语
蒋干盗书——上了大当:比喻中了别人的反间计。
司马炎废魏主——袭用老谱:讲述司马炎为篡夺王位绞尽脑汁的故事。
张飞使计谋——粗中有细:说明张飞虽粗犷,但在使用计谋时却十分精细。
张飞贩私盐——谁敢检查:体现了张飞的豪横性格,没人敢惹他。
关公赴会——单刀直入:通过关羽单刀直入的故事,形容勇敢直前、不怕困难的人。
这些歇后语不仅丰富了《三国演义》的文化内涵,也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深受人们喜爱。